笔趣阁 > 还好,我们还是少年的样子 > 第 31 章

第 31 章


  自从上了北大经济学研究生,孟朝宗就像个陀螺转不停。帝都王者之城,气象万千;北大经济学院卧虎藏龙、牛人云集,都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了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孟朝宗暑假就上了北京,在学校附近租个地方,每天到学校图书馆、自修室看书,提前准备,等待入学。结果被导师知道召了过去,提前跟班师兄师姐参与一个课题的社会调研,整天往外跑,大大小小的公司钻,忙得天昏地暗的。他的导师孙蒙教授虽然只是个系主任,却来头不小,据说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归国的博士,导师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大神”般存在的人物迪顿(on)的学生。回国几年,孙蒙已经在计量经济学方面崭露头角,被称为京城新结构经济学青年学者中的“四君子”。

  等到正式开学,孟朝宗才发现北大为什么称之为北大了,为什么同样是高考第一批录取学校,人家可以甩江大几条街外了。根本是没法比的。要说孟朝宗在江大也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虽说他为人低调,从不屑于标榜自己,但人不在江湖,江大的江湖特别是计算机院系的江湖可到处是他的传说。可是来到北大,孟朝宗才第一次发现自己根本什么都算不上。北大牛人太多了。他之前以为考上北大的研究生是多么风光的事情,考上了才知道,人家北大的本科生学生多少有点瞧不上研究生,认为研究生都是高考的失败者,是通过考研二次重考刷考刷上来的。北大的本科生还觉得,牛逼的本科生读研都跑去国外更牛逼的学校了,留下来的至少也是个二等品。不过就算是二等品,也足够孟朝宗有压力。不可否认,研究生考北大的很多是国内稍差的学校的。可反过来说,这些人能考上北大,至少都非等闲之辈,基本上也都是玩命读书学习的人中龙凤。孟朝宗心气极高,对自我期待更高,哪里会是甘于人后的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誓要在新的学习生活中脱颖而出。

  孟朝宗刚开始还有点时间,各种兴奋的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和我说着新学校新学习的见闻趣事。可是渐渐地基本只有我打给他,而打给他还得预约,还得看他有没时间。他虽然天赋极高,可毕竟本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的底子要差很多。为了赶上其他同学,他必须拼命地啃书。北大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他导师的要求更加严格,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几乎都是欧美引进的,不但本本都是“大部头”,又厚又重,导师还一律要求他们英文原版啃下来。孟朝宗的英语水平没问题,可是面对大量的经济学专业著作,还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就别说还有大量的讲课笔记、课后作业、研究论文等要写。他几乎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链条上得紧紧的,时间盘子安排得满满的,一心要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营养。

  一如以前,他的学习我无能为力,只能让他多注意下身体,别太拼了,注意劳逸结合。可他越来越忙。就算我去北京看他,有时也没时间管我,只好自己一个人到处闲逛。自他去北京读书两年,多数只有我跑去看他,他回来江大见我的次数屈指可数。

  自从大三以来,我自己的学习时间也紧张起来。因为很多时间被实习占据了。原来江大是非常重视学生实操能力的一个学校,大三大四实习是江大的传统安排。之前孟朝宗就是大三外出实习的。到我大三第二学期,课程一样被大量压缩,大三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被安排实习一两个月。我第一次实习我被分到江海下面的一个县初中实习。

  我们十几个被安排到县城初中实习的同学,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被安顿到学校的一栋学生宿舍楼,放下行李,就给各自分任务了。我被分到当初一(3)班担任副班主任,协助该班班主任管理班级,同时兼任班级辅助语文老师,帮助语文老师承担一些语文教学任务。该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正是我们学校文学院毕业的,性格脾气极好,让我只管叫她师姐,有什么需要只管和她说。我连忙表示感谢,表示我是来向师姐学习的。

  我小学的时候就性格沉稳,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班长,喜欢模仿学习我们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梁老师,邻居叔叔阿姨都喜欢逗我以后长大是不要做老师。结果我还真的在大学选择了教师专业。开始实习做老师,才发现做老师的辛苦无以言说。一句话就是太操心太辛苦了。做了老师,寒暑假除外,日常就基本与睡懒觉无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早上8点上学,可老师每天都得7点半前就到校,安排值日、监督早读、早操早锻炼之类的,每天一个不落。做老师也意味着没有自我空闲时间,一天下来,不是上课,就是备课,要不就是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处理学生纪律,做思想工作。还有一般学校都对老师每年的学生家访有次数要求。师姐曾带着我利用下班时间去家访。我们两个年轻女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在家家户户灶火刚起、饭菜正香的时候出发,回到学校已经是万家灯火,城市正逐渐进入睡梦中。这些都还是常规的工作。老师也有考核,也有成绩的压力,职称的压力。一个学期下来,年级季度考、期中考、期末考,能把学生考得没脾气,也能把老师折腾得没话说。班级成绩好点是理所当然,一掉到末几名教务长、年级长就要来找谈话了。头头是道分析问题,一着不落寻找原因,务必下次考试改进赶上。这些也还算好的。还有面对学生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米有百样米,人有百样人。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成绩差点没关系,调皮捣蛋也还可以接受。可现在的学生哪有这么单纯,打架闹事吸烟逃课都算小儿科,早恋堕胎离家出走甚至违法犯罪也不是没有。而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绝对是一个问题家庭。学生的思想工作可以做,背后的家庭老师如何有能力扭转?而家庭的问题得不到化解,学生又能改变多少?

  面对实习老师这个崭新的角色挑战,我才第一次深深体会到做老师的不容易,也挑起了我做好工作的劲头。想想自己能走到今天,真不知浸透了老师们的多少心血。回想这么多年来,我做过成绩突出的好学生,也做过成绩一滑千丈的差生,但无论成绩好坏,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想到这里,想到自己现在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一定要尽力做好。老师辛苦是辛苦,可是真的付出了努力,收获也是值得的。那就是一批批的学生成长了,成才了。虽然没几个学生能记得回报老师。可是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也是一种幸福人生成功人生吧。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感觉自己还没向师姐好好学习,感觉还没对学生足够了解,感觉还没有深入老师角色,感觉……我们就要如期结束实习了。实习的最后一天,师姐带领学生精心布置了教室,给了我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欢送仪式。学生们上台发表了对我的临别赠言,纷纷表示感谢李老师的到来,教会了他们新的知识。有学生表示,印象深刻我开朗活泼、平易近人的性格,像阳光能穿透教室一样温暖人心;有学生表示他犯了错误,李老师不打不骂,很耐心地作思想工作,让他及时改正了;还有学生表示,李老师博览群书,知识面广,在教学课堂上古今中外自由穿插,还亲自示范写作文写诗,带他们遨游文学和人文殿堂。他们希望李老师早日完成学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和他们再会于不久的将来。我感动于师姐的用心,感动于学生的真心,不免眼含泪花,和他们约好不久将来见。

  我以为,两年之后,我将毫无意外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寄托一生。可是人世间哪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两年后,我却意外的成为了一名从来没想过的图书推销员,在帝都北京最发达的中关村周边穿街过巷,推销着出版社粗制滥造的中小学教辅书籍。


  (https://www.biqudu.com/86_86146/441409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