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明君 > 43.第 43 章

43.第 43 章


  这件事过去很久之后, 刘荨仍旧深陷尴尬情绪不可自拔。

  他现在已经没办法拉着人出去游玩了, 因为所有人看着他的眼神, 就跟“妈妈, 出来看神”似的。

  刘荨现在很佩服宿谊。宿谊是怎么顶着这种视线淡然自若的。这心态他学不来。

  四个有本事的方士已经被他留下,原本的道教创始人之一的方元被迫改行去编书,偶尔客串谋士;喻室每天泡在刚建好的图书馆里, 捧着刘荨从宫里带出来的珍本医书不肯挪窝,就等着原桦回成都下跪拜师;平祝和周安不再提自己的天赋,他两跟在刘荨身边,成了刘荨私人秘书。

  其实这两人只想当个小官, 激动的旁观神龙下凡的皇帝陛下开创盛世。但刘荨才不会养两个白吃饭的人。正好他需要人帮忙处理文书, 就让这两人当了秘书。

  其实这工作应该是宦官完成,但刘荨才不要宦官。他作为一个现代人, 怎么能去切人家的蛋蛋他又没准备找女人,哪需要担心男人给他戴绿帽子就切人家蛋蛋

  所以秘书还是单独安个官职吧。

  平祝和周安又激动又迷茫。他们为了研究透自己的天赋,几乎没有去点其他技能。现在皇帝陛下这么看重他们,让他们很慌。

  刘荨总不能说,文字秘书工作谁都可以做, 但需要找信任的人做。你两为了不祸及其他人, 亲缘寡淡也不结婚生子,身家性命全都系在皇帝一个人身上,是最适合被培养成心腹的人。

  以上并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刘荨不想养两个吃白饭的人这个原因更不能说。

  于是刘荨随意忽悠道“你两能被上苍选中,就证明是天资卓越之人。没了天赋, 也能做其他事。不会慢慢学,朕有耐性。朕总不能见你们两为了苍生自愿折损寿命的人过得太差。”

  平祝和周安感动得眼泪汪汪是真的眼泪汪汪,那眼泪流得啊,让刘荨差点没拔腿跑路。

  这个时代的男人真可怕,连哭都哭得这么有美感,简直要人命,我感觉我已经快弯得向蚊香了。

  刘荨立刻去端详了一会儿自己的小伙伴司俊洗洗眼睛。

  嗯,还是我的小伙伴最好看,我又直回来了。

  今天的刘小草仍旧很直,完全没发现哪里不对。

  刘荨在躲避下属们炙热的眼神的时候,关于他的神奇名声终于传到了外地。

  这神奇异象可不是刘荨自己下属传出来的,几乎大半个成都城都听见了雷霆的声音,看见了神龙升空。

  连他们安插在成都城的奸细都看到了,那一闪即逝但十分清晰的神龙。

  许多奸细在传回消息之后就失联了,根据他们最后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并不是被抓走了,而是跑路了。

  也就是说,看到了神龙的他们,决定弃暗投明。这最后的消息,就当是辞职报告了。

  其他势力心很塞。

  难道皇帝陛下的确有神异之相

  他们本来不相信,但是一想起那斩白蛇的太祖皇帝和召唤天火的世祖皇帝哦,斩白蛇什么的还算好,太祖那神异也不算什么神异,但世祖是真恐怖,整个人在史书中画风异常不对。

  所以,大汉再出一个画风不对的皇帝似乎也正常。

  众军阀众豪门陷入沉思,表面十分平静,实际上心里慌得一逼。

  益州上下和荆州上下就高兴了。皇帝越神奇他们会就越高兴啊。

  荆州的人除了高兴之外,还有点酸溜溜的。

  他们高兴的是,自己站队正确,以后前途大大的好;酸溜溜的是,没有亲眼见到神龙。

  那可是神龙啊,就算是神龙的影子也是神龙啊,说不定见到了就有什么好事发生。

  真别说,成都传出了多则“奇事”。据说神龙显世之后,有重病在床的人突然能爬起来了,有腿瘸的人突然能走路了,有愚钝之人突然开窍了总而言之,就跟被神仙开了光似的,全成都都陷入狂欢中。

  刘荨

  刘荨忍不住问司俊“这些是你安排的吧”

  放个烟花还能治百病了这么神奇

  司俊苦笑“过犹不及,我什么都没做。”

  刘荨惊讶“没有托”

  司俊摇头“没有托。”

  刘荨惊讶“没有引导舆论”

  司俊摇头“我倒是压制了舆论。”

  刘荨瑟瑟发抖“神棍的烟花真的这么有用”

  司俊想了想,道“或许是安慰剂效应”

  刘荨瞠目结舌“安慰剂效应能这么给力”

  司俊道“许多人去求神拜佛之后都能身体变好,何况见了神迹。”

  刘荨“这可真可怕,我再也不放烟花了。”

  本来觉得烟花好看,刘荨还想玩。现在谁还敢放烟花

  刘荨觉得很遗憾。穿越之后连烟花都看不到了,真惨。

  司俊哭笑不得。不过这烟花的确是不能放了,效果实在是太可怕了。现在亲自放烟花的暗卫们还在怀疑人生,各个成了刘荨的脑残粉,他猜测,如果自己的命令和终于刘荨相背,估计这群暗卫都会反水了。

  不过这样也不错。

  刘荨听司俊这样开玩笑之后,特意把暗卫召来,告诉他们司俊的命令就是他的命令,忠于司俊就是忠于他,如果他以后患了什么疑心病脑袋抽了,请他们一定要以司俊的安危为重,不能让他事后后悔。

  刘荨对司俊道“我肯定不会和你绝交。但难免有人挑拨离间,假传消息,让其他人误以为我要杀你,一定要防微杜渐,永绝后患。”

  司俊心里熨帖,嘴里还是说“你何必这么想不会有事的。”

  刘荨坚持“这是必须的。我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你,不然作为一个穿越者,就算我有改变世界的愿望,但华国现代过得好得很,改变这段历史其实对未来并没有多大作用,我何必这么努力你要是死了,我就宅在系统里不出来了,管别人去死。”

  司俊嘴皮动了动,又是感动又是些许害怕。

  他害怕自己真的出什么事,让刘荨彻底逃离这个世界。

  他真的后悔让刘荨留在皇宫虽然他坚持让刘荨离开,刘荨自己不愿意也没有任何办法。于泽的囚禁和心理虐待,还是给刘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司俊轻轻叹了口气,把一脸倔强的刘荨揽进怀里“我不会有事的,绝对不会丢下你一个人,绝对不会。”

  刘荨吸了吸鼻子,脸在司俊怀里蹭了蹭。

  他也不知道怎么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在宫里那一幅幅血色的画面,还有于泽那张可恶的充满恶意的脸。

  “我们约好了。”刘荨低声道。

  “嗯。”司俊揉了揉刘荨的头发。

  刘荨和司俊抱了一会儿,突然推开司俊,一脸懊悔,捶胸顿足“我怎么能说约好了这种类似于事情结束就回老家结婚的fg太不吉利了”

  司俊“”

  他不知道该吐槽“回老家结婚”,还是吐槽刘荨思维太发散,简单一句话就会联想到死亡fg。

  不过刘荨恢复元气,真是太好了。刚才低落的样子,真是让他胆战心惊。

  因路途上遇到贼匪,再加上几场大雨,耽误了行程,刘景遗憾的错过了皇帝陛下的忽悠大会,没能遭受龙气洗礼。

  刘景在得知此事的时候,老泪纵痕“时也,命也时也,命也”

  老天是告诉他,让他彻底离开权力圈子,好好辅佐皇帝陛下,不要想着背叛了对吧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刘景一瞬间老了许多。

  实际上在身体被治好之后,刘景曾经的野心又回来了。

  虽然他现在已经归顺皇帝,但当个比皇帝地位更高的权臣也不错。虽然益州有司俊在,但凭借皇帝陛下为了救治他宁愿以身赴险的信任,他说不定能将司俊从近臣的位置挤下来。

  他就不信,皇帝陛下不会忌惮手握大权的司俊。

  但听闻这次大会神迹之后,他觉得自己或许想错了。

  能说出大汉总有一日会消亡,他现在奠定盛世不过是华夏真正盛世基石的皇帝,其心胸怎么可能去猜忌一个臣子

  皇帝,或许真的是没有私心的圣人。

  若不是如此,神龙怎会现世

  而且皇帝陛下驳斥方士那些言论,也显得皇帝陛下高深莫测。他似乎什么都明白,似乎能通天彻地,屈指一算,就是上下八百年。

  皇帝陛下能看到未来,但皇帝陛下不相信命运。

  如此圣人,如此伟人,他要如何取而代之

  刘景的心气一下没了。

  刘景唤来二子,道“你们两兄弟无论以前有什么嫌隙,到皇帝陛下身边之后,一定要守望相助。为父已老,恐不能帮助陛下太多。你二人作为宗室之后,定要同心协力,助陛下重现盛世。”

  “你二人的确不适合为君,但是为臣,应该是没问题的。”刘景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心中闪过许多纠结不甘之后,重归释然。

  是啊,反正他两个儿子一个太过宽和老实,一个太过天真稚嫩,既不适合为君,也不适合当权臣,他就算汲汲钻营,得到再大权力,又有何用反而为儿孙徒添灾祸罢了。

  刘勇和刘聪之间的间隙不会因为刘景这席话就缝合,不过他们两也知道,两人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现在同在皇帝陛下座下为官,一个人出了问题,另一个人也讨不了好,就算不互帮互助,也不会蠢到互相陷害。

  刘景求得不多,至少他们两不要互相争斗就成。其他的,待他们再年长一些,再成熟一系,该放下的总会放下。

  刘景来到京城的时候,是刘荨亲自在城外迎接。

  不过刘荨并没有摆帝王的銮驾,而是和司俊二人,带着几个侍卫,直接闯入刘景车队。

  刘荨笑眯眯道“不会责怪朕不够庄重吧朕实在是腻了被人簇拥。这些日子,他们看朕,就跟观赏什么珍稀物似的,实在是让朕头疼。”

  刘景忙道“陛下怎会如此想臣惶恐至极。”

  刘荨道“别惶恐,好好养病。翻年之后,朕要重开朝廷,到时候给你个太傅或者太师当当。放心,不会累着你,朕只是向你学学政务而已。子杰虽然厉害,但他毕竟年轻。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朕还是得学学长辈的经验。”

  刘景听了刘荨这一句“长辈”,心里的忐忑不安瞬间就抚平。他似乎找回了一点曾经风华气度“臣虽老矣,尚能饭。”

  刘荨开心道“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朕给你准备了大宅子,暂且不给你两儿子安排官职。你先好好教教他们,别让他们出来做官就着了别人的道。朕觉得你两儿子都是可造之材,只可惜没被你亲自教导,明珠蒙尘了。不过大器晚成,他们还年轻,你也别焦虑。”

  刘荨这一席话,没有避着刘勇和刘聪。刘勇初次见到刘荨也就罢了,刘聪觉得自己曾经在皇帝陛下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现在听到这么一句鼓励的话,那个眼泪啊,立刻夺眶而出,恨不得立刻跪地表忠心。

  自从刘聪对荆州望族没用之后,他身边阿谀奉承的人立刻闭了嘴,曾经玩得好的青年才俊们也露出真面目,曾经变着法子夸他的老师们也都变得冷漠。

  刘景人还没走,他这里茶就已经凉了,让这个本质上很单纯的小青年心里拔凉拔凉的。

  刘聪已经怀疑人生怀疑自身,觉得自己是个彻彻底底的朽木庸才,他快要自暴自弃,连刘景的教诲都听不进去的时候,被皇帝陛下这么一夸,他顿时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他觉得,皇帝陛下就是他人生的导师,黑暗中引领他前进的星光他决定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皇帝陛下悬梁刺股,力要成为栋梁之臣,肱股之臣

  刘勇倒是没有刘聪这么丰富的心理活动。只是他原本被刘景看重,后来又被刘景放弃,人情冷暖已经尝了个遍,连刘景重病都没告诉他,还是他自己查到的。就这样,他还是遍寻名医,想要治好刘景,可见纯孝。

  但纯孝,不代表他心里不难过。即使他知道,这可能是因为刘景要为了稳固和荆州望族的联盟,放弃了他这个和荆州望族毫无关系的儿子,但被放弃、甚至遭受死亡威胁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刘勇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抑郁成疾的趋势。

  现在皇帝陛下夸了他,他想,他可以在皇帝陛下这里证明自己。

  他现在和弟弟站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再也没有谁是谁的弃子这回事,大家都各凭本事。他希望,能打破别人所说,刘景的儿子都是猪狗的评价。

  他要证明,自己并不输给世间那些成名的青年才俊,他只是没有得到属于他的舞台,没有找到信任他的主公。

  刘勇眼眶也有些湿润。他觉得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目标。

  刘荨见刘勇和刘聪这模样,整个人都懵逼了。

  他就普通的客套了几句,这两人哭什么啊说好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呢怎么这个时代的男人这么容易哭别哭啊

  刘荨慌慌张张扯出手帕递给两人,安慰道“别难过,以后好日子长着呢。”

  刘勇和刘聪哭得更厉害了,刘景也开始哽咽。

  刘荨这一刻很想以头抢地。

  司俊勒住马缰,将速度放缓,落后这几人一步。

  这种时候,他还是别去凑热闹了。只要刘荨一个人尴尬就成了。

  不是他没有兄弟爱,实在是他同为刘荨的臣子,不知道该做如何反应。

  安慰刘景啊,他地位不够;难道陪刘景一起抹眼泪算了,那太丢脸了。

  刘景一家到了成都之后,立刻闭门谢客。

  他们既然决定要当好皇帝陛下的臣子,那就要卖力学习才是。

  刘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教导自己儿子上了。半年不成一年,一年不成三年。反正儿子还年轻,皇帝陛下又承诺会给她一个太师或者太傅的身份。刘景知道这官职没有实权,但没有实权也够了,这就是为了显示出皇帝对他的看重。

  有了这个身份,只要儿子在自己这里出师了,他立刻就去向皇帝陛下求官。

  本来益州官员,以为刘景到了成都,一定会积极串联,搞风搞雨,谁知道人家连曾经认识的人都不邀请,直接闭门谢客了。

  于是刘景到成都这件事,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泊中,波纹荡了两下就没了。

  但益州官吏并没有忽视刘景,而是更加警惕了。

  刘景这样子,是想搞大事啊。听闻他现在在教儿子,还在给皇帝陛下上折子论国策。这副兢兢业业老臣子的模样,一看就是来跟他们抢饭碗的。

  这老贼居然没有居心不良他居然也想当个忠臣他甚至还有远得不能再远的宗室血脉,和进献荆州的buff加成

  这能忍吗果断不能忍。

  于是益州官吏立刻积极走动,互相打探关系,打听皇帝陛下对刘景的态度。

  他们定要把竞争对手扼杀在萌芽中走,美女美男送起

  刘景冷哼。他就知道这群人不会欢迎他来。这时候他只要不动如山,以不动应万动,就能赢

  孔瑾等新人,在听上司和同僚愤愤说,刘景这老匹夫居然要来当忠臣,实在是可恶至极的时候,差点惊得把下巴都掉地上。

  益州这群人是不是脑袋有问题这还不是一个两个人脑袋有问题,是集体性的脑袋有问题啊

  刘景当个忠臣不好吗怎么当个忠臣你就骂人家老贼老匹夫难道你们盼着刘景搞事吗

  最后他们终于懂了益州上下的逻辑。

  刘景要当忠臣抢饭碗的老贼。

  刘景要来搞事送功劳的好人。

  嗯,没毛病,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个鬼。

  翟阳忍不住把自己脑袋埋在了手臂里,闷声道“元长啊,益州这群人有点可怕啊。你说我们两能出人头地吗”

  陈文十分震惊。

  平时狂妄的翟阳,居然说出这种话,这心态不是一星半点的崩了。

  陈文坚定说“我们可是被陛下亲自带回来,陛下还等着我们两的策论。”

  翟阳打起精神“没错只要策论递上去,我们就还有机会”

  不就是争宠吗谁怕谁

  翟阳重新燃起熊熊斗志,连陈文都有点被点燃了。

  这不怪陈文,实在是益州这竞争意识太强烈。连邀请他来的知己好友刘初,都明里暗里告诉他,需要帮忙找他,但是竞争绝对不放水。

  陈文呵呵。

  你丫都已经当上高官了,是益州的老班底了,你对我这么说,心里不虚吗我们那是站在同一竞争地位上吗

  这纸做的交情啊,陈文伤心了。

  不放水就不放水,我定要凭真本事,后来居上,让你心服口服

  嗯,陈文人设崩了。

  不过他两还没发力,孔瑾先把厚厚的折子交上去了。

  孔瑾作为被皇帝陛下亲自邀请的人,自入益州之后,就受尽了羡慕嫉妒恨。

  他一直蛰伏,安安分分,并未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就在别人以为,他还要韬光养晦许久的时候,他抱着一叠折子直接面圣。

  这家伙居然能够直接面圣皇帝陛下居然给了他特权

  益州官吏轰动了。

  许多人捶胸顿足。他们看着孔瑾这么安分,居然忽视了还有这么个大威胁他究竟给皇帝陛下递了什么折子

  虽皇帝陛下现在还没有大动作,不过谁都知道,皇帝陛下既然离开京城,肯定会重开朝廷,到时候他们就能瞬间升官。

  坑就那么多,多一个出彩的人,他们的位置就要靠后。

  孔瑾这家伙怎么跟狗似的咬人疼的狗根本不叫啊

  知道自己被比作会咬人的狗的孔瑾嘴角抽了抽,对于益州官场这群纸糊的同僚情又有清醒认知。还好他早在同僚大搞皇帝个人崇拜的时候,就认清了这帮人的真面目。

  这群人简直不是上赶着做官,而是上赶着去侍寝似的。对谁多得了皇帝陛下注意力,都会眼红嫉妒咬手绢。

  不过如果他们是争宠的话,司益州就是地位稳固的正宫

  孔瑾脸色灰暗,他觉得,自己被益州这帮神奇的同僚给传染了。他以前不是这种人,怎么能有这种联想呢。

  刘荨正翻看着孔瑾递上来的折子,并不知道孔瑾那神奇的脑洞联想。

  他看完之后,深呼吸了一下,对司俊道“天啦,古人真可怕”

  司俊挑眉。

  刘荨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虽然我是穿越者,命定的主角,自带金手指和王霸之气,但也不能小瞧古人啊。你看这主意损的,完全没办法提防啊。”

  刘荨摇头晃脑道“啧啧,怪不得别人说地位不够脑袋不够,穿越古代就是作死。还好我有你这个纯粹的古代豪杰帮忙,不然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司俊“”不,其实我才是穿越者,你才是那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

  司俊微笑“小草能收起轻视之心,自然最好。”

  刘荨讪讪道“我从来没有轻视过好吧,这段时间我是有点飘啦。谁让他们被烟花震住了,这可不怪我。我现在会立刻落地,再也不飘了。”

  司俊道“小草是想直接实施这件事吗你选谁去宣旨”

  刘荨道“这会有危险吧我不知道选谁啊,总觉得选谁心里都不安。”

  司俊道“虽有危险,也是大功劳。你何不在朝会上说此事,也可公榜民间,让贤人自荐。”

  刘荨想了想,道“那就公榜吧。无论平民或者官吏,愿意来的就揭榜来。他们揭榜的话,应该是做好了有危险的心理准备吧。”

  司俊点头“你可要派孔瑾去”

  刘荨道“这不要了吧他这么能干,要是出了事怎么办”

  司俊道“虽是如此,但我觉得孔瑾会主动请缨。”

  刘荨惊讶为什么“

  司俊道“孔瑾是你亲自邀请的第一人,他受到的关注太重。为了今后仕途,他一定渴望得一场大功劳。”

  刘荨摇头,道“孔瑾献策,这功劳已经够大了,还不够吗”

  司俊道“如果说贡献,这贡献其实够了。但孔瑾是想给陛下的臣子们留下,他愿意为陛下赴险甚至赴死的印象。他要展现的除了自己的才华,还有自己对你的忠诚。若不这样,他如何比得上益州原本班底就算要做臣子,也是有野心的。”

  刘荨眉头紧锁。

  司俊道“小草若不愿意,也可阻止。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听一听孔瑾所说的话。”

  刘荨愁眉苦脸“我肯定是不愿意他去冒险的。虽然这对其他人不公平,但从这献策,就看得出来,孔瑾是名副其实的人才中的人才。让他冒险,我真的舍不得。不过好吧,看他怎么说服我。如果他不能说服我,我就不让他走。作为皇帝,我就是这么任性”

  司俊无奈笑“好。”

  于是刘荨将要派人去四处州郡宣旨的消息公榜贴出,这件事在开春之前都有效。

  毕竟春耕是在开春之时。

  听到风声的贤人们加快了奔赴益州的脚步。他们都知道,这事虽然冒险,但绝对是出人头地的捷径。只要能安全宣旨归来,无论成功与否,肯定就有官做。

  不过他们也好奇,这件事是谁提议的。

  刘荨要宣的旨意主要是两个意思。

  第一个是,朕现在在成都,要重建朝廷,爱卿们快来朕碗里,朕等着你们,明年年中朕就要组建班底了,过期不候,就算以前你有官职在身,朕重新定了班底,你的官职就算是被撸掉了哦;

  第二个是,朕现在要推广新粮食,作为天下之主,大汉每一寸土地都理应受朕管辖,和朕一起推广新粮食。朕会派天师去各个势力宣旨,所有得到旨意的势力,第一是要积极配合推广宣传新作物的事,第二是要立刻随着宣旨的天师来成都拜见朕,朕要重新整合这天下势力。如果你们不亲自来,那就是背叛朕。

  当然,朕知道,有可能有各种事拖住你们的步伐,比如生老病死之类。但是没关系,如果你们不能亲自前来,就派子嗣,带着兵符和官印一起来。朕给你们重新整合好官职之后,你们事情忙完直接赴任就成。赴任的时候,朕会让你们带上种子和农官,一起去新的任地推广新粮食。

  如果这方势力并非原本大汉任命的势力,朕也给你们归顺的机会。你们只要亲自来成都叩拜朕就成了。朕会给你们官做,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也会给你们种子和农官,一切按照正常任选的地方官的待遇。

  嗯,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其实这些旨意很简单,但合在一道旨意里颁布,就很有意思了。

  你到底是来成都领种子呢,还是不领呢你来领了种子之后,是去新的赴任地,还是不去呢

  如果你不按照旨意做,就表示你是叛出了大汉不说,也享受不到皇帝陛下的好东西。

  皇帝陛下顺利甩锅,如果哪个地方没有推广新作物,就是这些乱臣贼子不听话的缘故。

  到时候各地不占良田的新粮食丰收,百姓们得到恩惠,各个丰衣足食,你们领地却要勒紧裤腰带,你说你治下的百姓,是逃走呢,还是逃走呢

  以现在皇帝陛下那拦也拦不住的声势,百姓们肯定很相信皇帝陛下推广的新粮食。他们即使有心造谣,也要考虑一下民间消息传播的速度。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们能堵得住吗

  皇帝陛下提前放出这旨意,也是给各大势力反应的时间。

  他不怕这群人不讨论,不制定对策。他要的就是这群人越讨论,越人心惶惶,越不坚定自己的立场。

  孔瑾这献策,不是天真的以为,抛出这个饵,皇帝陛下就能一呼百应,那些势力主就肯投降,乖乖来成都朝拜,将领土献上。而是要让那些势力主手底下的人知道这道旨意,知道皇帝陛下这推广有何作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利”,可能是自己心系黎民苍生的抱负,也可能是高官厚禄的诱惑。

  这道旨意,意在告诉心系黎民苍生的人,朕若平定这天下,定能让百姓立刻安居乐意,这新粮种就是朕的底气之一。若你们想要这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何不快快投奔朕

  这道旨意,也是告诉意在高官厚禄的人,皇帝陛下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将来,不,应该是现在已经是民心所向。皇帝陛下坐拥益州荆州,也是众多割据势力中实力最大的之一。皇帝陛下有大义、有民心、有实力,平定天下是早晚的事。成王败寇,既然你们侍奉的主公迟早会失败,你们迟早会成为阶下囚,为何不立刻弃暗投明

  许多还在观望的人,在听说皇帝陛下要派天使去各处势力宣这道旨意之后,不由叹息。

  若皇帝陛下真的能掌控益州而不是傀儡,那么皇帝陛下的赢面至少有三分之一,剩下的赢面所有势力主再分;

  若皇帝陛下不但能掌控益州,还顺利消化荆州势力,那么皇帝陛下的赢面就提升到了一半。无论是从后方储备还是军事势力,皇帝陛下已经屹立于所有势力之上,除非出现一个能人将其他势力整合起来,不然能胜过皇帝陛下的人几乎没有;

  当皇帝陛下召来神龙之事传出后,皇帝陛下的赢面又上升了一成。因为大汉连代昏庸皇帝丢失的民心开始聚拢,他们开始重新对汉室燃起希望;

  而皇帝陛下颁布这道旨意之后,皇帝陛下赢面至少有八成。这次,皇帝陛下在大义、利益、天意上,都已经站稳脚跟,民心所向,所向披靡。

  剩下这两成败绩的可能性,不过是将所有不好的因素堆上而已。比如皇帝陛下突然驾崩,比如皇帝陛下和司俊内讧这些都是内部原因。

  也就是说,只要皇帝陛下自己势力不出问题,这天下再无皇帝陛下敌手。

  为了个人荣辱,为了家族存亡,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了。


  (https://www.biqudu.com/129_129096/674664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